鋰電池之父約翰·B·古迪納夫與葡萄牙研究員瑪麗亞·海倫娜·布拉加(Maria Helena Braga)的固態(tài)電池研究近期取得了突破:他的新“奇跡電池”并非像現(xiàn)在這樣基于液體電解質(zhì),而是基于固體,即電子穿過與堿金屬結(jié)合的玻璃。
已為您找到47203條資訊
您還可直接聯(lián)系我們定制專屬的鋰離子電池組:400-666-3615
-
1758點擊量2020-05-09
-
781點擊量
據(jù)外媒報道,現(xiàn)在美國能源部(DOE)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的化學家們對電池性能有了新發(fā)現(xiàn),得出了優(yōu)化陰極材料的不同策略。
2020-05-09 -
1196點擊量
日本東北大學金屬材料研究所助教和田武、副教授加藤秀實及京都大學研究生院工學研究科副教授市坪哲等人開發(fā)出了通孔型多孔硅粉末。并通過研究確認,使用該材料作為活性物質(zhì)來制作鋰離子二次電池(LIB)時,與現(xiàn)行LIB相比,比容量更大且循環(huán)壽命更長。
2020-05-09 -
1087點擊量
2009年時,麻省理工生物工程教授Angela Belcher專程到白宮為新官上任的奧巴馬總統(tǒng)展示了一種新型電池。
2020-05-09 -
1356點擊量
根據(jù)倫敦研究組織“循環(huán)儲能”(Circular Energy Storage)公布的數(shù)據(jù),10年后將會出現(xiàn)120萬噸的報廢鋰離子電池。
2020-05-09 -
1339點擊量
4月8日消息,鋰電池之父、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約翰·古迪納夫(John Goodenough)近日透露,已研制出鈉-玻璃電池,其儲能力是當前鋰電池的3倍。
2020-05-09 -
2389點擊量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教授陳軍團隊受《自然綜述—化學》編委會邀請,發(fā)表題為《有機電極材料在鋰電池中的實際應用前景分析》的綜述論文。
2020-05-09 -
2282點擊量
近年來,黃云輝帶領科研團隊在研發(fā)無枝晶的高容量金屬鋰負極、超薄的柔性聚合物固態(tài)電解質(zhì)以及面向固態(tài)電池的關鍵電極材料的同時,研發(fā)出了鋰離子電池超聲掃描系統(tǒng)。
2020-05-09 -
1132點擊量
近日,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人員們將護膚霜中常見的水溶性聚合物用于鋰離子電池的液態(tài)電解質(zhì)。沒想到在改善電池穩(wěn)定性的同時,還降低了制造成本和毒性。
2020-05-09 -
1203點擊量
美國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新穎的納米結(jié)構(gòu),能夠賦予硅非凡的強度,使其有望成為鋰離子電池的陽極材料,成為石墨的升級版。
2020-05-09 -
764點擊量
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耗費了一年時間,追蹤了近500名美國駕駛員的駕駛習慣,旨在確認電動車是否適合這類人群使用。
2020-05-09 -
1007點擊量
據(jù)外媒報道,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Johns Hopkins Applied Physics Laboratory)的一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柔性鋰離子電池,即使在被切割、被浸沒、被模擬彈道撞擊等極端條件下,該電池都可正常工作,而且現(xiàn)在,該電池還不會著火。
20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