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05月05日
研究人員利用3D打印超材料開發(fā)出新型光學設備
美國塔夫斯大學(TuftsUniversity)的工程師們使用3D打印的超材料(metamaterial)來開發(fā)新型的光學設備。
該研究發(fā)表在SpringerNature出版的《微系統(tǒng)與納米工程》(Microsystems&Nanoengineering)期刊上,展示了利用立體光刻技術(SLA)創(chuàng)建超材料嵌入式幾何光學(MEGOs)的方法。這些3D打印的結構能夠從所選波長的任何方向吸收電磁信號。
“利用超材料整合功能的能力,對于減小光譜儀和其他光學測量設備的尺寸非常有用,因此它們可以設計用于便攜式現(xiàn)場研究,”塔夫茨大學工程學院電氣和計算機工程教授SameerSonkusale說。
用于光學設備的3D打印超材料
此次3D打印的超材料結合了獨特的屬性,如電動和聲波操作、光學特性,以及壓力引起的形狀轉換。這些材料可以在低至200納米的分辨率下制造,這使得它們足夠小以處理波長的能量,因此可用于光學和醫(yī)療設備。
根據(jù)Tuft納米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的說法,雙光子聚合(TPP)和SLA等3D打印技術可以為制造更精細的超材料提供這樣的打印分辨率,這些超材料可以檢測和操縱包括可見光在內(nèi)的電磁信號。
因此,該團隊使用FormlabsForm23D打印機,金屬涂層和蝕刻來制作具有復雜幾何形狀的超材料,用于微波范圍內(nèi)的波長。在此基礎上,他們創(chuàng)建了一種半球形裝置,可以在選定波長的任何方向吸收電磁信號。這種設計靈感來源于飛蛾的復眼,它就是使用這種功能來檢測光線的。
MEGO結構制造過程的示意圖。在3D打印之后,結構涂覆有導電膏。
第二種方案是將濺射金屬放置在器件上,然后浸沒在蝕刻劑(腐蝕性化學品)中以除去襯底上的現(xiàn)有金屬。
作為增材制造的結果,可以設想各種形狀、尺寸和圖案取向以產(chǎn)生MEGO,其以比傳統(tǒng)制造方法改進的方式吸收、增強、反射或彎曲。
“MEGO3D打印的全部潛力尚未實現(xiàn),”塔夫斯大學工程學院Sankusale實驗室研究生、該研究的主要作者AydinSadeqi補充道?!拔覀兛梢岳卯斍暗募夹g做更多的事情,并且3D打印一定會由此衍生出巨大的潛力?!?br/>
“利用金屬圖案嵌入的大面積3D電介質打印技術,我們能夠設計和實現(xiàn)具有獨特功能的MEGO設備?!?br/>
研究人員認為,提高3D打印的分辨率將使MEGO設備在不久的將來進一步達到光學頻率的太赫茲波長。
研究成果《超材料嵌入式幾何光學(MEGO)的3D打印》(Three-dimensionalprintingofmetamaterialembeddedgeometricaloptics(MEGO))由AydinSadeqi、HojatollahRezaeiNejad、RachelE.Owyeung和SameerSonkusale共同撰寫。
此方法中使用以下組件:
-蘑菇狀超材料
-彎曲的廣角超材料吸收器/反射器
-頻率選擇性蛾眼半球吸收器
典型的超材料包括左手材料、光子晶體、超磁性材料、金屬水等,它們時常表現(xiàn)出“超?!钡奈锢硖匦?,例如負磁導率、負介電常數(shù)、負折射率等。
如今,超材料已經(jīng)成為一項非常熱門且應用范圍極廣的前沿技術。超材料的應用領域包括光纖、醫(yī)療設備、特種航天、傳感器、基礎設施監(jiān)控、智能太陽能管理、特種罩、特種天線、聲學隱身技術、廢熱利用、太赫茲、微電子、吸波材料、全息技術等。
無論是現(xiàn)在還是未來,研究人員們開發(fā)出的制造方法都表明,3D打印技術有望拓展幾何設計與復合材料的范圍,帶來具有新穎光學特性的設備。
下一篇:電池性能提升遇到瓶頸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