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8年11月05日
鋰電池極片的彈性性能的研究
鋰離子電池極片的典型組成是活性物質,導電劑,粘結劑和集流體?;钚晕镔|提供可逆的活性鋰,導電劑增加極片的電子電導率,粘結劑保證極片機械完整性,包括粉體顆粒之間以及集流體與涂層間的粘結。為了降低成本,提高電池能量密度,粘結劑含量應該盡可能低。理想的粘結劑應該具有超強的粘結性,同時不會溶解在電解液中,吸收電解液不發(fā)生溶漲,在寬溫和寬電化學窗口內(nèi)化學穩(wěn)定性好。
粘結劑還需要具有足夠的柔韌性和彈性以協(xié)調充放電過程極片的體積變化。否則,極片容易出現(xiàn)裂紋,粉體顆粒或涂層與集流體之間的接觸電阻增加,甚至極片出現(xiàn)斷裂失效。目前還沒有一種完美的粘結劑能夠滿足所有要求。
對于極片中粘結劑的特性,我們主要通過測量結合強度或者剝離強度,表征其粘結性能。為了研究粘結劑的彈性以及電池循環(huán)后彈性的變化,德國UniversityofMuenster的WendtC采用平面壓頭研究了不同階段極片的性能。
從疊片電池極片中裁切樣品,如圖1所示。為了排除樣品和樣品臺之間的氣泡的影響,使用涂抹器先在樣品臺上涂抹10微米厚的膠水,將樣品粘在樣品臺上后,按采用一定質量的重物壓著樣品5分鐘,然后干燥12小時。
圖1疊片電池極片樣品裁切示意圖
采用顯微硬度計測量極片的彈性,硬度計為平面壓頭,直徑50微米,面積較大,測試結果能夠大面積反應極片的彈性性質,極片左壓痕測試后,表明形貌如圖2所示。壓痕測試采用位移控制模式,最大壓痕深度為1μm,低于電極厚度的10%,排除了集流體和膠的影響。壓力加載速度為恒定速率0.5009mN/s,壓痕深度達到1μm后,以相同的速率卸載載荷,直到載荷為0.2mN。
圖2壓痕測試后極片表面SEM形貌
測試位置如圖3所示,每個樣品上測試約119個點,相互之間間隔1mm,以免結果產(chǎn)生相互影響,典型測試載荷-位移結果如圖所示,將載荷-位移曲線存在重疊或有平臺的結果排除(圖4左圖),選擇100個測試點分析實驗結果(圖4右圖)。
圖3壓痕測試位置示意圖
圖4測試結果篩選
在壓痕測試中,壓頭對極片所做總功Wtotal,由兩部分組成,彈性應變所做的功Welast和塑形應變所做的功Wplast。他們滿足以下關系:
而總共可以通過對載荷-位移曲線積分求得:
定義ηit,彈性應變能與總功的比值:
ηit高說明極片彈性高,壓痕測試不像納米壓痕那樣可以計算楊氏模量,但是可以比較不同極片的彈性性能。
為了實驗結果可重復性,作者首先對原始NMC111正極極片測試了8個樣品,800多個點。彈性應變能比例為ηit=(65±3)%。循環(huán)后的電池極片拆解后進行壓痕測試,首先必須使用DMC清洗。因此,作者還研究了DMC清洗程序對測試結果的影響。
圖5清洗干燥程序對測試結果的影響
nPristine:原始極片;
nWashed:DMC清洗后,在手套箱干燥一晚;
nSoaked:DMC浸泡24h后,在手套箱干燥一晚;
nProcedure1:DMC清洗后,真空干燥30min;
nProcedure2:經(jīng)歷procedure1后,再80℃干燥箱內(nèi)24h。
粘結劑吸收DMC后會發(fā)生溶脹,從而改變機械性能。從圖5可知,Procedure2清洗干燥程序對測試結果影響最小。后續(xù)從電池中拆解的極片測試前都采用該清洗干燥程序。
圖6不同階段極片的彈性性能
nPristine:原始極片
nProcedure2:清洗干燥后
nsoakedwithelectrolyte:電解液浸泡
nafterformation:化成后
nafteraged:循環(huán)容量衰減到80%
電解液浸泡之后,彈性應變能比例變?yōu)?50±3)%,下降了10%,這主要是粘結劑吸收DMC后會發(fā)生溶脹導致的?;珊髽O片彈性應變能比例變?yōu)?41±3)%,又下降了10%。循環(huán)容量衰減到80%的電池極片彈性應變能比例變?yōu)?31±1)%。
化成和老化后的電池,由于結晶度降低,PVDF之間的粘結變成剛性或者粘結性減弱導致極片彈性應變能比例下降,極片微觀結構演變示意圖如圖7所示。
圖7極片微觀結構的變化示意圖
下一篇:舊動力電池的正確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