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2年12月20日
下游需求爆發(fā)支撐反彈 鋰電池一季度毛利止跌回升
2014年是鋰電池行業(yè)觸底反彈的一年。由于下游市場突然爆發(fā),鋰電池止住了持續(xù)三年的毛利下降,這一點在2015年一季度得到了驗證。
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擴產
去年二季度開始,新能源汽車銷售放量。數(shù)據顯示,2014年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為7.5萬輛,同比上升324%,其中混合動力汽車同比大幅上升878.1%。
新能源汽車占比最高的汽車生產商比亞迪年報顯示,2014年凈利潤為4.33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為-6.77億元,同比降幅為10倍。
傳統(tǒng)汽車銷量大幅下降是拖累比亞迪業(yè)績的原因,但新能源汽車表現(xiàn)很好。資料顯示,比亞迪重要收入來源包括:汽車、電子產品結構件和鋰電池,占比分別為50%、30%和10%左右。2014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業(yè)務收入同比上升約6倍,在汽車總量中占比提升至27.05%。
新能源汽車在2015年將繼續(xù)發(fā)力。年報稱,2014年,受制于電池產量,集團積壓了大量尚未交付的新能源汽車訂單。隨著擴建電池產量在一季度開始逐步投產,可滿足未來新能源汽車的電池需求。其預計一季度凈利潤1~1.5億元,同比上升7~11倍。
有機構預測,2015年新能源汽車銷售同比上升仍然有望達到2倍以上。
碳酸鋰一季度漲價
關鍵技術突破以后,在下游市場未釋放背景下,鋰電池價格不斷下跌,毛利率逐年下降。2014年,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暴漲,鋰電各類產品毛利降幅收窄。到今年一季度,電解液、負極材料、隔膜等毛利率基本平穩(wěn)在30%左右,只是正極材料毛利較低在10%多點,不過近期有所回升。
下游銷量釋放拉動了上游碳酸鋰的需求。今年一季度,碳酸鋰噸價同比提高15%。我國鋰礦資源雖然豐富,但因為技術尚未突破,或開發(fā)成本偏高,碳酸鋰依然重要依賴進口。早有遠見的天齊鋰業(yè)前兩年赴海外收購了龍頭公司泰利森。泰利森是公司唯一的原材料來源,其擁有約占全球鋰資源30%市場份額。
天齊鋰業(yè)一季報顯示,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3691萬元,同比增3倍多。
從鋰電池及其材料看,年報中,德賽電池、杉杉股份、新宙邦、廈門物業(yè)和江蘇國泰)每股收益靠前。
充電樁是瓶頸
去年以來,充電樁行業(yè)利好政策持續(xù)密集出臺。但充電樁仍是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鏈的一個瓶頸。科技部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王秉剛曾在公開場合表示,目前我國僅建成600座充換電站、2.6萬個充電樁,其便利性遠遠不能滿足消費者的日常使用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車行業(yè)券商分析師表示,使用路燈充電拋開充電配套設施不完善來說,電池的耐久性和穩(wěn)定性也仍存問題。
充電機、充電樁等直接充電設備是充電站的核心,一般占充電站成本的45%~55%左右。而在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充電機和充電樁設備供應商有中恒電氣、國電南瑞、許繼電氣、思源電氣和奧特迅等公司。
中恒電氣目前重要應用于通信行業(yè)、電力行業(yè)和信息技術行業(yè)。2014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為1.23億元,同比增45.26%;每股收益0.49元。公司稱,發(fā)展戰(zhàn)略突破成效顯著,產業(yè)布局已見雛形,業(yè)績實現(xiàn)持續(xù)快速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