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综合网亚在线_1024看视频人妻无码_小14萝自慰喷白浆_东京热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外資電動汽車企進軍我國還面對三大挑戰(zhàn) 高質(zhì)量電池來源問題居首

鉅大鋰電  |  點擊量:0  |  2022年01月07日  

我國汽車市場可能進一步向外資電動汽車企開放的消息,在汽車行業(yè)引發(fā)轟動。但在摩根大通看來,外資車企也不能高興太早。


據(jù)美國媒體昨日報道,消息人士透露,我國正考慮允許外國汽車制造商在自貿(mào)區(qū)內(nèi)建立獨資電動汽車業(yè)務,該政策最快將在明年實行。


在現(xiàn)行政策下,外企要涉足我國車市,要和本地公司建立合資公司。假如上述消息屬實,那么這將是自1990年代以來我國汽車行業(yè)政策的一項重大變化。


不過摩根大通認為,外資電動汽車公司進軍我國市場仍有三大現(xiàn)實問題要面對。


高質(zhì)量電池供應問題


首要問題,就是高質(zhì)量電池的來源問題。摩根大通稱,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電池領域仍然面對較大監(jiān)管,車企要獲得政府補貼,就必須要從政府供應的供應商名單中采購電池。這種情況何時能出現(xiàn)改變,仍不得而知。


報告稱,假如沒有補貼,相應的車型在價格上將不具備競爭力。而假如從這些供應商處采購電池,又會面對電池技術落后于日韓公司的問題。


報告寫道:有人可能會說,這一政策的目的是保護我國電池供應商,為他們追趕韓國和日本同行爭取時間。不過在我們看來,我國電池供應商在技術上平均落后韓國公司大約一年,尤其是在能量密度和生產(chǎn)良率上。


目前而言,我們不清楚我國是否以及何時會去除對電池行業(yè)的限制,尤其是考慮到目前中韓關系問題。


摩根大通認為,在我國電池供應商中,從產(chǎn)量、能量密度以及生產(chǎn)良率綜合考慮,目前僅有少數(shù)幾家可以被歸為一線供應商,包括CATL和比亞迪。其中比亞迪預計將于2018年開始向外部客戶出售電池組。


充電設施建設滯后


摩根大通認為,目前電動汽車充電設施仍不完備,這是每一家新能源車企都面對的問題,不管是本土公司還是外企,而這也將拖累新能源車銷售目標的實現(xiàn)。


報告寫道:迄今為止,(實際進展)落后于基礎設施建設目標,這將會對需求以及新能源車的上升造成阻礙。


我國的目標是,到2020年建成450萬個充電樁以及1.2萬個充電站。和之相應,2020年新能源車銷售目標是達到200萬輛,2016-2020年間累計銷量達到500萬輛。


我們目前的估算是,這些目標的實現(xiàn)情況將落后10%,重要是因為充電網(wǎng)絡建設滯后。


消費者結構問題


摩根大通認為,我國插電式混動汽車和純電動汽車的消費者,是非常不同的兩個群體,這關于電動汽車公司來說,是第三個要面對的問題。


報告寫道:2016年,大約80%的插電式混動汽車購買者來自于北京上海等7個限購的城市,而在純電動汽車購買者中,僅有約一半來自這些城市。


道理很簡單:1)關于插電式混動汽車購買者而言,大多數(shù)人買這種車就是為了獲得免費的車牌,他們可能都是個人消費者。2)相比之下,購買純電動的消費者中,大多數(shù)可能是公司客戶,比如租賃公司及出租車公司等。公司客戶會在意擁有汽車的總成本,而個人消費者則更在意首次購買的成本。


相關產(chǎn)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