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1年09月17日
動力與儲能電池市場看好 鋰礦資源戰(zhàn)爭白熱化
一場鋰礦資源的搶奪戰(zhàn)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十月二十日,路翔股份(002192.SZ)通告,將收購融達鋰業(yè)剩余49%的股權,收購完成后,路翔股份將持有融達鋰業(yè)100%股權。融達鋰業(yè)擁有四川甘孜州呷基卡礦區(qū)134號脈鋰輝石礦采礦權。
九月二十六日,江特電機(002176.SZ)通告稱,收到宜春市國土資源局頒發(fā)的采礦許可證,旗下子公司宜春市巨源鋰能礦業(yè)有限公司為采礦權人。
九月二十五日,西部資源(600139.SH)通告,擬以自有資金2.018億元收購廣西南寧三山礦業(yè)開發(fā)公司100%的股權。此前2010年二月,西部資源就出資1.03億元收購了泰昱鋰業(yè)以及晶泰鋰業(yè)。
而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先鋒比亞迪(002594.SZ)早在2010年就與西藏礦業(yè)(000762.SZ)合作,獲得了西藏礦業(yè)旗下扎布耶鋰業(yè)高科技有限公司18%的股權。
《新產業(yè)》初步統(tǒng)計,近一年間,就有近20個上市公司涉足鋰礦的搶奪戰(zhàn)。
我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研究員趙元藝對《新產業(yè)》表示,國內上市公司之所以爭相搶奪鋰礦,重要是因為未來的兩大應用前景十分廣闊,一是動力鋰離子電池,二是儲能電站的應用,但從目前發(fā)展的情況來看,以上兩大市場在短時間內并不會爆發(fā)。
趙元藝指出,目前地表可開發(fā)的礦產資源基本已經處于開發(fā)狀態(tài),前景被看好的鋰礦自然會成為資本追逐的香餑餑。
有許多公司買了礦產根本不會開采,而等待時機再轉手倒賣。鋰礦如此遭遇熱捧,并不完全真正是因為鋰產業(yè)的良性發(fā)展。趙元藝說,一般鋰礦資源也不只是含有鋰,還會蘊含鉀、鎂、銣、銫等其他元素,都是可以創(chuàng)造效益的。
爭搶鋰礦不排除有炒作抬高股價的嫌疑。深圳市同創(chuàng)偉業(yè)創(chuàng)業(yè)投資公司合伙人丁寶玉對《新產業(yè)》表示,在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鋰概念股瘋漲的現象屢有發(fā)生。
鋰礦效應
其實在鋰礦搶奪戰(zhàn)的背后是,國內碳酸鋰等鋰產品生產巨頭天齊鋰業(yè)(002466.SZ)、贛鋒鋰業(yè)(002460.SZ)的原材料大部分依賴進口。
趙元藝介紹,目前的鋰礦提煉重要有礦石提鋰和鹽湖提鋰兩大工藝,我國碳酸鋰產量的八成均來自礦石提鋰。
目前我國的碳酸鋰生產重要有三大基地。一是四川射洪縣,重要通過進口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鋰輝石。為此,射洪縣政府還投資了100億元專門建設了鋰電新材料產業(yè)園。二是被稱為亞洲鋰都的江西宜春,重要是鋰云母礦石。此外,便是青海、西藏地區(qū)的鹽湖鋰,我國鋰礦資源的70%都存在于鹽湖之中。
雖然鋰輝石提鋰的技術相對成熟,但我國鋰輝石礦產重要在新疆地區(qū),由新疆有色金屬總公司和新疆鋰鹽廠等公司開采,每年產量只有7000-8000噸左右。
而這個產量實際是很低的,根本無法滿足國內廠家的需求。趙元藝說。
相反,資源豐富的鹽湖鋰礦因為鹽湖提鋰技術存在除鎂技術的瓶頸,并未實現量產。中信國安(000839.SZ)、西藏礦業(yè)和青海鹽湖集團都是以鹽湖鋰礦資源為主。
據悉,中信國安重要通過旗下子公司青海中信國安展開鹽湖資源綜合開發(fā)業(yè)務。2012年上半年青海中信國安實現收入2.17億元。
趙元藝指出,中信國安的鋰鹽產量極少,基本處于關閉狀態(tài)。青海中信國安營業(yè)收入重要來自鉀肥和磷肥。
今年上半年,青海中信國安還新建了年產30萬噸的鉀肥項目。青海鹽湖集團也重要是以生產鉀肥為主,工業(yè)級碳酸鋰的產量大約數千噸左右。
西藏礦業(yè)的工業(yè)級碳酸鋰產量稍高,目前每年產量在5000-6000噸左右。2012年上半年西藏礦業(yè)營業(yè)收入達到2.51億元,但鋰產品的營業(yè)收入僅為4141萬元。
盡管如此,鋰產品價格一路上漲的趨勢,應該是眾公司紛紛爭搶鋰礦的一個誘因。
七月份,兩大國際鋰業(yè)巨頭美國富美實(FMC)與洛克伍德先后宣布,自十一月一日起將提升公司鋰產品價格。而贛鋒鋰業(yè)有關人士也對《新產業(yè)》表示,去年以來,國內碳酸鋰的價格一直呈上漲趨勢。
不過,工業(yè)級碳酸鋰還要經過深加工,以獲得高純度的鋰產品,才能廣泛應用到新材料、醫(yī)藥以及電池等各領域。
如,天齊鋰業(yè)重要是生產電池級碳酸鋰,重要被應用在鋰離子電池領域。而贛鋒鋰業(yè)的重要產品為金屬鋰和碳酸鋰,重要被應用在新材料和醫(yī)藥領域。
鋰產品有很多種,被應用在很多領域,鋰離子電池的應用只是一小部分,動力鋰離子電池更少。趙元藝說。
但國家政策有關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支持,動力鋰離子電池的廣闊前景備受矚目,導致資本市場有關鋰概念的熱捧從未冷卻。
丁寶玉表示,不少公司非常愿意與新能源扯上關系,加上部分媒體的推動,很多股民比較相信這一套。事實證明也確實對上市公司股價有推動用途。
丁寶玉認為,從長期來看,鋰離子電池市場確實有較好的前景。盡管近兩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難以爆發(fā),但10年甚至20年,總會起來。
趙元藝還表示,目前可供開采的礦產資源日益稀少,礦產資源會日益珍貴。誰優(yōu)先占有資源,便掌握了主動。礦產資源完全可以保值增值,用來投資。
更重要的是,一般的礦產還會同時含有其他元素可供開采。比如,西藏礦業(yè)等目前的收入是以鉀礦業(yè)務為主,四川宜春地區(qū)的鋰礦同時蘊含了豐富的鉭、鈮、銣、銫等稀貴金屬資源。
下游市場遇堵
不過,動力鋰離子電池和儲能電站兩大鋰離子電池應用市場遇堵,卻是鐵一般的現實。
從國內25個示范運營城市推廣的實際效果來看,并不理想。除少數幾個城市新能源汽車數量超過千輛,其余城市多則數百輛,少則數十輛甚至幾輛。
十月初,南京首批電動汽車因為充電樁被損壞而停運。承擔運營的雅高巴士公司在綜合考慮下,將3輛電動巴士交還給南京市交通局。原因是,充電站保質期只有1年,電池保質期只有3年,更換電池每輛車要50萬元左右,而買一輛新柴油空調車也只要約40萬元,極不劃算。
而這僅僅是新能源汽車推廣過程中遭遇瓶頸的一個縮影?,F實是,電動汽車的發(fā)展并未明顯拉動動力鋰離子電池的需求量,絕大部分參與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鋰離子電池的公司,基本處于投入虧損期。
此外,儲能電站發(fā)展方面也并不理想。
《新產業(yè)》了解到,目前國內風電儲能示范項目達幾十個,但真正上規(guī)模、達到兆瓦級的僅有南方電網的儲能示范項目和國家電網的張北項目,項目規(guī)模分別為10MW和20MW。
北京蓄電池儲能電源系統(tǒng)技術創(chuàng)新協(xié)會秘書長錢良國介紹,目前我國的鋰離子電池根本不適合應用在儲能電站,因為以電動汽車為發(fā)展方向的鋰離子電池的技術特性是高能量、短壽命(一般壽命只有3年),而儲能電站對蓄電池的要求是高壽命(15年以上),而對能量密度的要求則相對較低。
此外,一座兆瓦級的電站,往往要幾萬至幾十萬只的電池組串并聯而成,這種情況下,電池組間的一致性就顯得尤為重要。
其實鉛酸電池也會存在一致性的問題,但鉛酸電池只會造成斷電,而鋰離子電池則會因為短路短時間內電流過大熱量聚集而起火爆炸。錢國良說。
我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在今年初曾公開表示,鋰離子電池雖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高能量轉換效率、長循環(huán)壽命等優(yōu)點,但該技術目前價格較高,更重要的是安全性還較差,而有關電力系統(tǒng)而言,安全最重要。比如,南方電網的儲能示范項目的鋰離子電池組曾冒煙22次。
現實的情況并未熄滅資本市場以及公司對鋰離子電池以及鋰礦的崇拜。
丁寶玉認為,從公司戰(zhàn)略發(fā)展和長遠投資的角度來看,投資鋰礦也未嘗不可。因為長期來看市場前景較好,而且礦產本身就是一種資本,公司搶先占有了礦產資源總是好事,放置到合適的時機再開發(fā)也不遲。
而趙元藝還透露,目前鹽湖提鋰存在最大的技術難題便是除鎂。因為鹽湖中假如硫酸鋰的含量高,則硫酸鎂的含量也高,除鎂的成本也會很大。
趙元藝表示,以上因素并不會妨礙公司對礦產資源的追逐,目前的技術瓶頸不代表未來10年不能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