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3年06月06日
2023年歐洲鋰離子電池年產量將達198GWh
盡管歐洲電池加工設施的投資和專業(yè)技術大部分來自亞洲電池加廠商,但歐洲的電池制造能力將會急劇上升。
依據(jù)調研機構彭博新能源財經(jīng)(bNEF)的調查研究,歐洲在電池制造能力方面2023年超過美國。到2023年,歐洲的電池制造能力預計將上升十倍。
依據(jù)預計,到2023年,歐洲電池廠商鋰離子電池的年產量將達198GWh,而目前年產量為18GWh。
據(jù)該公司稱,歐洲電池加工能力將來幾年上升十倍以上,這將使其超過北美市場,北美市場到2023年電池制造能力年產量將達到130GWh。
彭博新能源財經(jīng)(bNEF)公司儲能業(yè)務負責人LoganGoldie-Scot表示,“歐洲將獲得大量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并正在逐步發(fā)展?!?/p>
此外,歐洲的電池制造業(yè)上升比美國的上升更加可靠,因為美國的電池使用量高度依靠于單一公司,例如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公司。
然而,這兩個國家和地區(qū)都不會達到可以與我國電池制造能力相競爭的水平。
亞洲行業(yè)領先廠商進軍歐洲市場
彭博新能源財經(jīng)(bNEF)公司的調查聲明,預計到2023年,我國電池年加工能力將達到800GWh,超過全球加工能力1.2TWh的三分之二。
外,目前歐洲正在建設或規(guī)劃的大部分電池制造能力來自我國和其他亞洲制造商。
例如,我國電池廠商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德國汽車制造商寶馬(bMW)和大眾(Volkswagen)簽訂電動汽車供應協(xié)議,并正在德國投資一家年產14GWh的電池廠。
另一家我國電池制造商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計劃到2025年在歐洲建立一個電池加工基地,年加工能力為24GWh。
在其他方面,包括LG化學、三星SDI、SKInnovation公司在內的韓國制造商也在計劃張大其在歐洲電池加工業(yè)務。
新進入歐洲電池市場的韓國公司是汽車制造商InziControls公司,該公司日前宣布向匈牙利政府供應560萬美元資金,用于2020年在匈牙利開通運營的一個鋰離子電池制造廠。
這些公司積極的投資計劃迫使歐盟領導人尋求培育本土電池產業(yè)的措施和辦法,希望歐洲汽車行業(yè)不會依靠亞洲電池巨頭。
在四月份發(fā)表的一份報告中,歐盟委員會警告說:“歐盟對電池進口的高度依靠可能會使歐洲汽車行業(yè)在供應鏈中面對高成本和高風險,并削弱汽車行業(yè)與外國競爭對手的競爭力?!?/p>
德國和法國已經(jīng)采取行動以阻止這一威脅,并成立了“歐洲電池聯(lián)盟”,其任務是負責指揮對電池制造價值鏈的投資,該價值鏈將達到1000億歐元(1130億美元)。歐洲電池聯(lián)盟旨在通過建立15至25個加工鋰離子電池的Gigafactory廠,但其表明并沒有明確指出是不是包括亞洲廠商在歐洲投資建設的電池廠。而目前,歐洲各國投資建設的鋰離子電池制造廠依然很少。
上個月,瑞典電池制造商Northvolt公司宣布已經(jīng)完成了10億美元股權融資,將建設一個歐洲本土第一家大型鋰離子電池Gigafactory加工廠。
隨后,歐洲創(chuàng)新與技術研究院支持的投資商EITInnoEnergy公司宣布投資725萬歐元(816萬美元),計劃在挪威建設一個年產32GWh的電池加工廠。
然而,WoodMackenziePowerRenewables高級分解師RoryMcCarthy表示,“盡管如此,即使是Northvolt公司的投資在歐洲的總體計劃中并沒有新增大量產量?!?/p>
英國的投資力度不大
不過,至少歐洲各國正在采取正確的行動。相比之下,關于英國來說,脫離歐盟仍面對相當大不確定性,英國可能會錯過建設電池加工廠的機會。
雖然英國立法者一再表示,他們對電池制造的承諾將是英國更廣泛工業(yè)戰(zhàn)略的一部分,但除了為英國電池產業(yè)化中心供應一些資金外,幾乎沒有實際支持。
今年五月,英國商務部部長AndrewStephenson宣布了一項2800萬英鎊(3500萬美元)的投資。WoodMackenzie公司的McCarthy指出,“與德國和法國政府計劃投資數(shù)十億美元相比,2800萬英鎊的投資簡直就是杯水車薪?!?/p>
下一篇:光伏電站的能量回收期究竟有多長?